浪漫樂派(The Romanticism)
浪漫樂派(The Romanticism)
十八世紀末,法國發生了西方歷史上重大的革命。革命思想震撼了中產階級的價值觀,對於長久以來貴族、教會長期把持政權,渺視人民福利,選舉不公,中飽囊等,這股激憤的民心逐漸凝聚一股革命的力量。英勇善戰的拿破崙誓言與中產階級並肩作戰,帶領法國人進行了一場歷史上影響深遠的革命活動,他們喊出「自由、平等、博愛」,這也成了極欲擺脫階級制度、擁有自由、追求個人存在價值聲音,同時也在慘絕人寰的戰事中,成為法國人最大的精神支柱。這時的藝術文化,由文學領域發起,在「浪漫主義」精神的趨使之下,藝術創作明顯由保守走向自由、客觀走入主觀、抽象步入詩情,「浪漫主義」取代了「古典主義」內向、含蓄的風貌。浪漫一詞,源自法國中古世紀的文學作品,是內心深處的微妙情愫,是一些特殊的經歷、記憶被消化之後,所醞釀出來的特別情感,一個人的生命歷程,都有自己的「浪漫」在循環流竄。這時的人民情感嚮往脫離現實、擁抱美麗未來,拋棄傳統價值,追尋激情、主觀、自由表現、甚至是奇異幻想。浪漫主義之特徵 一、追求虛幻世界的因子,藝術家脫離平凡的現實,步入童話世界的幻想   ,並嚮往單純感情,擺脫現實生活的束縛。 二、「浪漫主義」對遙遠的地方有強烈渴望,尤其對遙不可及的時間空間   、地域,愈令人渴望。例如,神祕東方國度的異國情調閃動著艷麗嫵   媚的光澤,得以提供畫家、文學家天馬行空的想像題材,而中古世紀   亞瑟王、圓桌武士、查里曼王朝、騎士精神、十字軍等遙遠的空間,   依舊是藝術家遙想的豐富時空。異國的情調時代的遺風,英雄美人的   腳印,都是藝術家對遙遠的渴望和期待中,任自己的想像力展翅奔馳 三、「浪漫主義」當然不會忽略魅惑的愛情。在浪漫主義中擁有不被族人   同意,世人認可,但卻是刻骨銘心、以身相許的深刻戀情,其中有狂   喜、沮喪、等待、戀慕、放逐、揹負等糾結的情感,男女在愛的冀盼   中等待永恒。
 四、「浪漫主義」也在黑天使的衣腳下找到棲身之地,惡魔凱撤的黑暗   力量,偏執狂野的舉止,探尋異類恐佈的衝動,都成為「浪漫主義   的一分子」。
 五、「浪漫主義」對質樸大自然的心懷感念。人們拋開世俗凡塵,投入大   自然的懷抱,諸如在大自然中一個人獨處,在森林裡冥想,在大樹下   沈思,或在陽光下、雨中、風中、在雷電交加與大自然交通的各種經   驗。浪漫主義的特質,從1785年莫札特的第二十一號鋼琴協奏曲中的柔美慢板,正是一幅唯美浪漫的音樂圖畫,這時期已若隱若現的表達出來,而引導這股風潮蔚為風尚的關鍵人物,就是小莫札特十四歲的「樂聖」貝多芬。貝多芬擁有獨特的個人特質,他一向不畏異樣眼光,傳統窠臼,以滿腔的熱血和豐富的創造力,在19世紀初拓展音樂的表達能力,他具有強烈的原創能力,腦海中澎湃的聲響一一化為音符,直接賦予音樂一股強盛的生命力。在時代背景,先前十八世紀音樂仍以教會或貴族為發展中心,音樂家地位卑微,但時序進入十九世紀以後,中產階級自我意識抬頭,加上貴族教會沒落,再加上劇院演出歌劇、音樂會的商業競爭以及私人沙龍,音樂家必須靠備自己的力量獨立謀生,所以創作不再受限,他們受託創作,出版樂譜,登台獻藝等,開始面臨激烈的現實挑戰和競爭。這時音樂家(十九世紀)開始有吸引觀眾目光的超技演奏巨星出現,其中著名有小提琴帕格尼尼、鋼琴家李斯特,二人以炫麗演奏技法,超凡的個人魅力征服台下觀眾,又如羅西尼、董尼才二人的歌劇,可說享盡榮華富貴。 

 

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quywusyh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